close

我以為臺灣高中的臺灣文學教育,太過淺薄,而考試卻考很多,致使成條目式的背誦而做不到真正的欣賞文學(例如考試時考了一堆臺灣文學作家的作品及生平,結果我根本他的一篇文章都沒唸過,都是把其主旨背誦下來,跟明清考八股文,其他文學毫不提及不是如出一轍?放眼高中三年,幾乎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當然我並不是討厭他們,我甚至打從心底崇拜三蘇,只是我以為這種貴古賤今的心態是不正確的)。而北方文學及古文的教學,幾乎是鉅細靡遺般的教學,淪於文字遊戲,我比較認同陶淵明的得意忘形、不求甚解。古文教學是有功能性,但臺灣文學的部份總是不受重視而處於一種出版社心不甘情不願地以符合教育部的規定才放幾篇選文,考試也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考幾題,其實這些被沙文主義洗腦的人巴不得臺灣文學消失,認為只有北方文學才是正統。

 

然而其實北京有北京文學,江蘇有江蘇文學,甚至是蘇白,四川也有四川文學,各地的歷史發展不同,本來就會激盪出不同的文學 ,自己說共產政權多麼專制獨裁,卻同步調地打擊臺灣的文學,污衊臺灣各民族的語言及傳統,即便是賴和、蔣渭水再世,我相信他們也不會認同這種專制獨裁且欺負臺灣人的做法(其實我相信即便孫文也不會接受的,蔣中正的行徑根本毫無民主素養可言) ,其實這種外省人的優越情節延施至今,郭冠英的這種思想,竟然還會在這種年代出現,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某主持人發難將臺語定調為低下俚俗而有了臺客一詞,其實每個文化本來就有其俚俗及文雅的一面,而當今不少人認為北京話較高尚也是受到政府打壓後,典雅的部份逐漸萎縮,所有的古典詩詞用鶴佬話發音也都是可以的,黃妃唱的虞美人就是一例,甚至比用北京話唸還有韻味。臺灣的各民族應該都要有保衛自己文化的警覺心才是。

其實我常看到國民政權抹黑日本政權就覺得很好笑,因為對照起來兩者之間的行徑相差無幾,而且時代在改變,如果時光荏苒,卻還原地踏步,其實就是思想的落後了。

最後講一下方言的定義好了,方言的定義其實是「若兩種語言尚可互相溝通,則是方言。若無法溝通,則可視為是不同的語言」,所以廈門話、漳州、泉州話及臺灣的鶴佬話尚可稱為方言,相較於其他,應該不該為方言了。不過因為為政者很巧妙地利用中華民族這種假象來跟各民族盤撋,所以各語言就被矮化為地方方言,而獨霸於北京方言,事實上中華民族這種字眼本來就是一個不存在的陷阱。站在統治者的角度,這樣的確可以減少各民族間的心防,但也嚴重地打擊了多元文化的發展,舉西藏為例,西藏甚至有自己的文字語言政治宗教,你憑什麼把人家拉進來,我猜達賴一定在想「誰跟你很熟啊?」,臺灣及中國,雖然統治者不同,不過在抹煞自己人民的文化倒都是不遺餘力,果真是一個師公一個桌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l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